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22年度博士后招聘公告
一、研究所介紹
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(簡稱光電所)始建于1970年。建所以來,光電所在自適應光學、光束控制、微納光學等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成就,先后取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內的500余項科技成果,申請專利1700余件,授權專利1000余件,發表論文5700余篇。
與此同時,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,多次承辦國際先進光學制造和檢測會議等國際學術交流活動。光電所建有微細加工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、中國科學院光束控制重點實驗室、中國科學院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、中國科學院空間光電精密測量技術重點實驗室,和光電工程總體研究室等12個創新研究室,以及中科院成都幾何量及光電精密機械測試實驗室;還建有精密機械制造、先進光學研制、輕量化鏡坯研制、光學工程總體集成、質量檢測等5個研制中心,以及科技信息中心等技術保障中心。目前承擔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、自然科學基金、部委重大重點項目及企業委托開發項目研究,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。

二、崗位需求
研究所大力吸引優秀博士畢業生來所開展研究工作,支持青年學者學術生涯發展,培育各領域優秀人才。歡迎潛心學術、勇于創新的青年人才加入!
2022年博士后崗位招聘研究方向需求見下表。
光電技術研究所博士后崗位需求(2022年)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序號 | 崗位名稱 | 研究方向/研究內容 | 對擬招收博士后的要求(博士專業、研究方向等) | 招收人數 | 聯系郵箱 | 備注 |
1 | 系統控制 | 自主決策技術;多智能體協同技術;光電信息融合處理技術 | 計算機技術、信號與信息處理 | 3-4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2 | 系統控制 | 故障診斷與容錯技術;光電系統健康管理技術; | 計算機技術 | 2-3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3 | 跟蹤測量 | 光電精密測量技術;預測跟蹤技術;指向跟蹤技術 | 計算機技術、信號與信息處理 | 3-4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4 | 機電控制 | 柔性控制技術;抗擾控制技術 | 自動化、計算機技術 | 2-3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5 | 機電控制 | 機電一體優化控制技術;精密驅動控制技術 | 自動化、機電一體化 | 2-3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6 | 光電探測 | 微弱信號處理技術;目標探測技術;主動探測技術 | 光學工程、信號與信息處理 | 3-4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7 | 光機設計 | 柔性結構技術;機電一體優化技術;敏捷機電機構 | 機械設計、機電一體化 | 3-4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8 | 設計仿真 | 低雷諾數氣動光學仿真與實驗技術;封閉管道低雷諾數流動/熱控制技術 | 光學、光學工程、流體力學 | 3-4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9 | 設計仿真 | 激光與物質耦合機理;激光損傷機理 | 物理學、材料力學、薄膜光學 | 1-2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10 | 設計仿真 | 高速流場下光學成像技術;高速流場下光學傳輸仿真技術;光電系統氣動外形與流場控制技術; | 光學、流體力學、空氣動力學 | 2-3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11 | 設計仿真 | 多物理場光學系統仿真技術;數字化樣機技術 | 光學工程、計算機技術 | 2-3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12 | 光場控制 | 激光光場調控機理與方法;激光光場調控器件設計與制備;光場變換與光束傳輸 | 光學、光學工程等 | 2-3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13 | 光束控制 | 光學合成孔徑成像技術;光學相控技術 | 光學、光學工程 | 2-3人 | zhaoe@ioe.ac.cn | 一室 |
14 | 微弱信號檢測 | 弱小目標檢測、弱小目標搜索、小目標識別、實時圖像處理 | 機器視覺、人工智能、信號處理、圖像處理、應用數學 | 2人 | zhoujin@ioe.ac.cn | 三室 |
15 | 機械結構設計 | 大型望遠鏡機械設計、航天光電載荷結構設計、輕量化結構設計 | 機械工程、自動化、機電一體化、光學工程 | 2人 | huangjl@ioe.ac.cn | 三室 |
16 | 智能圖像處理 | 深度學習目標檢測、智能目標跟蹤、智能目標識別、嵌入式圖像高速并行處理 | 計算機應用技術、人工智能、信號處理、圖像處理、應用光學、應用數學 | 2人 | taoleiyan@ioe.ac.cn | 三室 |
17 | 高速圖像處理 | 高速圖像處理硬件架構、高速FPGA、ASIC設計、高速并行數據處理架構 | 計算機、電子信息、圖像處理、機器視覺、人工智能、信號處理、自動化 | 2人 | jiangping@ioe.ac.cn | 三室 |
18 | 新型光電探測系統 | 高分辨光電探測系統、超大視場高清探測系統、異構復合光學系統、多波段探測系統 | 光學工程、機器視覺、物理電子、機械工程、機電一體化 | 1人 | huangjl@ioe.ac.cn | 三室 |
19 | 微納檢測 | 1.數字全息顯微超分辨研究; 2.結構光照明顯微成像方法 |
光學類、儀器類或者其他相關領域工學博士,有Zemax、Lighttools、CodeV光學設計基礎者優先 | 1人 | tangyan@ioe.ac.cn | 四室 |
20 | 核技術及應用 | 1.輻射場劑量探測研究; 2.放射源三維空間定位研究 |
核技術類、原子核物理類、儀器類或者其它相關領域工學博士,有Geant4、MCNP等基礎者優先 | 1人 | fc407@ioe.ac.cn | 四室 |
21 | 智能信息處理 | 智能視覺算法及系統研究 | 計算機、信號與通信系統、數學、物理 | 3人 | Jlin_zh@163.com 554353082@qq.com |
五室 |
22 | 信息處理微系統 | 視覺芯片設計與驗證 | 物理、微電子 | 2人 | Jlin_zh@163.com 554353082@qq.com 14843100@qq.com |
五室 |
23 | 智能探測 | 新型光電探測機理及技術 | 光學工程、信號與通信系統 | 2人 | Jlin_zh@163.com 554353082@qq.com |
五室 |
24 | 自適應光學-電學 | 自適應光學先進控制技術; 波前探測與波前控制的智能化 |
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 | 1人 | guoyouming@ioe.ac.cn | 八室 |
25 | 自適應光學-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| 極端環境下的光學波前探測與控制技術; 超高精度波前信息探測與控制 |
信號與信息處理、控制科學與工程、電路與系統 | 1人 | hlhai@ioe.ac.cn | 八室 |
26 | 激光光場調控與自適應光學技術 | 渦旋激光的調控、傳輸及其應用研究 | 物理學、光學、光學工程 | 1人 | shenfeng@ioe.ac.cn | 八室 |
27 | 自適應光學 | 基于波前探測的自適應光學智能預測控制技術; 強干擾條件下的自適應光學穩定控制技術研究; |
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 | 1人 | xyli@ioe.ac.cn | 八室 |
28 | 自適應光學 | 用于光纖激光相控陣的智能控制技術研究; 基于光學相控陣的激光大氣通信技術研究 |
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xyli@ioe.ac.cn | 八室 |
29 | 自適應光學/空間光學 | 分塊反射鏡光學共相拼接及面型主動控制技術研究 | 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xianhao@ioe.ac.cn | 八室 |
30 | 自適應光學 | 激光合成孔徑成像技術研究 | 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weikai@ioe.ac.cn | 八室 |
31 | 自適應光學 | 激光合成校正技術研究/超高帶寬波前控制技術研究 | 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pingyang2516@163.com | 八室 |
32 | 自適應光學 | 超高精度波前探測技術研究; 超高精度指向偏差測量技術研究 |
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gunaiting@ioe.ac.cn | 八室 |
33 | 自適應光學 | 紅外成像探測技術研究; 微系統集成測試技術研究 |
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gunaiting@ioe.ac.cn | 八室 |
34 | 自適應光學 | 激光相控陣技術研究; | 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Gengchao@ioe.ac.cn | 八室 |
35 | 自適應光學 | 太陽大氣高分辨成像技術研究; 太陽自適應光學技術研究 |
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chrao@ioe.ac.cn | 八室 |
36 | 自適應光學 | 空間太陽望遠鏡成像探測技術研究 | 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chrao@ioe.ac.cn | 八室 |
37 | 自適應光學 | 超高速波前探測技術研究; 強湍流自適應光學校正技術研究 |
信號與信息處理、光學工程、計算機、通信 | 1人 | wangshuai@ioe.ac.cn | 八室 |
38 | 光學薄膜技術 | 光學薄膜/紫外、近紅外光學鍍膜工藝和及其性能研究; 大口徑光學薄膜制備技術研究。 |
凝聚態物理、材料學、光學工程 | 1人 | kongmd@ioe.ac.cn | 十一室 |
39 | 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 | 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機理和實驗研究; 基于光場調控的激光微納制造。 |
光學、物理學、材料等 | 1-2人 | lixiong@ioe.ac.cn | 開放室 |
40 | 微納結構光譜調控技術 | 微納結構光譜調控原理和方法; 基于光譜調控技術的熱管理。 |
光學、物理學、材料(無機材料、有機材料) 等 | 1-2人 | lixiong@ioe.ac.cn | 開放室 |
41 | 多功能電磁結構功能材料研究 | 亞波長結構色散調控原理,寬頻段電磁輻射和吸收器件設計方法,跨波段電磁調控器件集成設計方法 | 微波與電磁場、電子信息等專業,熟練掌握電磁學、電動力學等基本課程,具有從事結構功能材料相關研究的科研經歷 | 1-2人 | maxl@ioe.ac.cn | 開放室 |
42 | 亞波長結構功能材料 | 1、多譜段、多物理場、多功能電磁調控技術研究; 2、新型結構功能材料、器件及系統設計及應用研究; 3、智能結構材料、器件設計及應用研究; 4、亞波長結構功能材料的智能優化設計 |
物理、微波與電磁場、電子信息、材料等專業 | 1-2人 | bruceh1984@163.com | 開放室 |
43 | 新型微納光學成像技術 | 1.基于超表面、動態調控模式的新型微納光學成像原理;2.新型微納光學成像器件深度學習優化設計方法和技術 | 光學、光學工程 | 1-2人 | wangyq117@163.com | 開放室 |
44 | 計算成像與智能優化 | 微納結構正向和逆向設計、大面積智能機器學習算法、圖形設計優化 | 光學、電子、集成電路工程、軟件等 | 1-2人 | kongwj@ioe.ac.cn | 開放室 |
45 | 超衍射成像與制造 | 超分辨成像、超衍射光學制造、新原理納米光刻,理論方法、關鍵模型,關鍵器件和原型實驗系統研制。 | 光學、物理、化學、材料等 | 2-3人 | Changtao_w@163.com | 開放室 |
46 | 空天技術 | 1 光學主被動融合測量技術 2 動態視覺傳感、事件相機技術 3 非合作目標三維測量 4 嵌入式視覺測量系統 |
1 圖像處理 2 計算機視覺、機器視覺 |
1-3人 | zrj0515@163.com | 空天事業部 |
47 | 空天技術 | 1 運動平臺下光學系統快速掃描與穩像技術 2 光電設備高可重構系統軟硬件總體架構技術 3 多源被動測距與稀疏目標智能跟蹤技術 4 紅外光譜測量與處理技術 5 光電探測系統致冷與精密溫控技術 |
1 自動控制、機械自動化 2 計算機技術、軟件工程、人工智能 3 紅外物理、紅外信號處理 4 低溫真空、精密儀器 |
3人 | zhoujm@ ioe.ac.cn | 空天事業部 |
48 | 空天技術 | 1 全天時星敏感器技術 2 天文/慣性高精度、自主智能融合算法研究 3 強雜光復雜環境下恒星觀測定位技術 |
1 天文導航測量 2 應用數學 |
2-3人 | hzhang@ioe.ac.cn | 空天事業部 |
49 | 空天技術 | 1 基于量子特性的遠距離目標主動探測技術 2 光學相控陣技術 3 三維激光測量技術 4 遠距離/高精度激光測距技術 5 激光測通一體化技術 |
激光測量 | 2人 | boliu@ioe.ac.cn | 空天事業部 |
50 | 空天技術 | 1 強沖擊條件下的光學系統動力學建模 2 超輕質大口徑反射鏡技術 3 像素級多色紅外濾光技術 |
光學、機械、微電子 | 1-3人 | lihua@ioe.ac.cn | 空天事業部 |
51 | 先進光學制造 | 1 復雜光學曲面缺陷高分辨率定量檢測; 2 超精密光學制造技術; |
1. 光學工程、機械制造及自動化、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、機器視覺、圖像處理、模式識別等相關專業,有相關科研經歷者優先; 2. 光學工程、機械制造及自動化、化學工程、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,有相關科研經歷者優先 |
2人 | houxi@ioe.ac.cn | 先光中心 |
52 | 先進光學制造 | 1 高效、智能加工技術研究; 2 新檢測技術研究; |
光學工程、機械制造及自動化、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、機器視覺、圖像處理、模式識別等相關專業,有相關科研經歷者優先 | 1人 | houxi@ioe.ac.cn | 先光中心 |
53 | 光學裝校 | 高精度光學鏡頭及大口徑光學系統光學裝校工藝技術研究 | 光學工程 | 1人 | zhangm@ioe.ac.cn | 總裝中心 |
54 | 輕量化反射鏡技術研究 | 新體制輕量化反射鏡技術研究 | 振動力學/復合材料/超材料 | 1人 | liuh@ioe.ac.cn | 輕量化中心 |
55 | 光學工程 | 特殊光學系統設計、器件制作工藝研究 | 光學,微光學,物理等 | 1人 | lwm@ioe.ac.cn | 超精中心 |
56 | 計算光學 | 負責衍射光學系統計算光學理論研究、機理分析、工程應用 | 光學工程、儀器科學與技術、信號與信息處理、模式識別、圖像處理、機器學習等相關專業。 | 2人 | fanbin@ioe.ac.cn | 薄膜相機 |
57 | 光學仿真 | 光電測量系統、機器視覺系統研究 | 光學、信號、軟件 | 1人 | yanwei@ioe.ac.cn | 環境光學研究院 |
58 | 微納光學設計 | 微納光學結構智能設計 | 電磁場、物理光學、計算電磁學 | 2人 | luoxg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59 | 微納光學成像 | 微納光學成像系統研制 | 光學工程、衍射光學、成像光學 | 2人 | luoxg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0 | 微納光學通信 | 新體制激光通信系統研制 | 光學工程、通信工程、激光通信 | 2人 | luoxg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1 | 光力操控 | 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、激光光帆、激光力學效應研究 | 激光物理、物理學、高功率激光 | 2人 | luoxg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2 | 光場調控技術 | 矢量光場產生及與物質相互作用研究 | 光學工程、激光物理 | 3人 | pmb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3 | 平面光學設計 | 超表面器件及系統研制 | 光學工程、物理學等 | 2人 | pmb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4 | 集成光子器件 | 集成光子調制器、集成光學相控陣 | 光學工程、通信工程等 | 2人 | gyh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5 | 超構表面計算成像 | 無透鏡偏振成像、傅里葉疊層成像 | 光學工程、圖像處理等 | 2人 | gyh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6 | 矢量光場傳輸控制 | 矢量激光光場遠距離保形傳輸仿真及實驗 | 光學工程、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等 | 2人 | gyh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7 | 激光主動三維成像 | 非視域偏振成像、單光子成像 | 光學工程、信號與信息處理等 | 2人 | gyh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8 | 無序微納光學 | 無序微納光學原理及無序微納光學器件 | 光學工程、物理學、光通信等 | 2人 | pmb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69 | 微納智能設計 | 大口徑微納器件智能設計 | 光學工程、計算機科學等 | 2人 | pmb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70 | 圖像處理 | 圖像畸變校正、亞像素圖像超分辨、光譜成像等 | 光學工程、圖像處理等 | 2人 | pmb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71 | 超冷原子光學調控 | 超冷原子量子模擬/量子計算 | 原子分子光物理、量子光學等 | 2人 | longyun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72 | 透地低頻通信 | 低頻地磁應用 | 通信與信息處理等 | 2人 | longyun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73 | 量子理論 | 冷原子量子模擬理論 | 量子光學理論,凝聚態理論等 | 2人 | longyun@ioe.ac.cn | 矢量光場研究中心 |
管理部門:人事教育處 ??????聯系人:廖老師 ???唐老師 ???????電話:028-85100573,028-85100016 ??????郵箱:liaojunli@ioe.ac.cn |
三、申請條件
1.應屆博士畢業生,或近3年獲得博士學位人員,年齡一般不超過35歲;?
2.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學術道德,有較高的學術水平(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收錄的學術文章);
3.申請人須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;
四、福利待遇
1.所年薪:25-45萬,納入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崗位管理;
2.四川省博士后人才經費:面向全職博士后資助,人均兩年16萬;
3.鼓勵申請各類基金項目、博士后項目和省部級項目等,獲批后結合考核一次性兌現獎勵津貼5-10萬;
4.全職入站即享受五險一金、國家法定假期、人才公寓或租房補貼、生日福利、帶薪休假、誤餐補貼、免費班車、子女入園等福利。
五、聯系方式
請申請者將個人簡歷、初步研究計劃(3000字左右)發送至相應崗位聯系人郵箱,同時抄送管理部門聯系人郵箱:liaojunli@ioe.ac.cn(郵件主題:崗位序號+崗位名稱+博士畢業專業)。
管理部門:人事教育處
聯 系 人:廖老師 ?唐老師
聯系電話:028-85100573,028-85100016
附件下載:【光電技術研究所博士后崗位需求-2022】
